自8月1日滴滴出行宣布收购优步中国以来,关于巨头合并之后,中国网约车市场的猜想就没有间断,其中,消费者最为关心的问题就是未来网约车的价格是否会上涨。8月4日,记者在北京多个地点体验了几家网约车服务,发现滴滴和优步分别在司机端和乘客端进一步减少了补贴。
滴滴司机端接单奖励取消
8月3日,多位滴滴司机告诉新京报记者,长期以来滴滴公司对滴滴司机的接单补助在当天早上的任务奖励中突然不见了,这引起了滴滴司机的担忧。
一位入行一年的全职滴滴司机王师傅表示:“这个接单补贴对他来说很重要,每天工作10个小时,一周工作七天,一个月到手收入也就六七千元,每天很辛苦,如果没有接单补助,我可能就找别的工作了。”
王师傅表示,8月3日早上的奖励里只有早高峰奖和晚高峰奖,接单奖不见了。这种情况还是第一次遇到。以往每天的接单奖都是在早上的任务奖励里显示,近期的接单奖励一般都是拉满22单奖励60元。
“对乘客的补贴越来越少了,对司机的补贴也越来越少了。”另一位全职滴滴司机陈师傅告诉记者,今年年初司机每天接满22单,补贴100元,后来补贴80元,最近一个多月补贴60元,昨天早上突然发现60元的接单奖没有了。
陈师傅猜测,接单奖取消的原因是滴滴把优步合并以后滴滴的话语权更大了。
滴滴董事长程维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优惠不会终止,红包补贴还将长期存在。
另一家网约车平台神州专车的司机也表示,2015年对司机端的奖励力度要好于2016年。
多家网约车平台悄然提价
事实上,各大网约车平台在8月份以前就已经悄然降低了补贴优惠。据央视报道,最近不管是打滴滴,还是优步,或者是神州、易到,从上个月开始,这几家网络约车平台,在国内多个城市,不约而同地开始涨价。
有媒体报道,滴滴和优步已经在6、7月间,完成了一次规模提价。其中,滴滴快车每公里费用由1.5元涨至1.8元,每分钟费用由0.2元涨至0.3元。优步每公里费用则由1.5元涨至1.79元,每分钟费用由0.25元涨至0.3元。
一位滴滴司机向记者证实,目前滴滴快车每公里费用已经从之前的1.5元涨至1.8元。
从消费者体验来看,记者采访了一位每天打优步从家到单位的乘客张女士,她表示,相比6月份约7折的优惠,7月份优惠力度降到了8折左右,昨天打车发现,折扣已经变成了约9.5折。
神州方面,从2015年1月份开始,神州对乘客推出了充100返100的政策,在当年的9月调整为充100返80,并在随后逐步调整为充100返20,并推出了“完成一单随机奖励优惠券”的政策。
在得到乐视投资后,易到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了“充100返100”的活动。2016年7月1日开始,易到启动了“50%现金+50%乐视生态大礼”的充返。在优步滴滴合并的消息公布后,易到8月4日启动了“50%现金+100%生态大礼”的活动。
平台转向差异化服务
在价格发生变化的同时,目前市场上几个主要的网约车平台开始从提供的服务进行发力,希望以此来留住用户。
据《2016-2021年中国出租车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了解,神州要求司机提供开关车门、提拿行李、询问温度是否合适等服务。易到目前也要求司机向乘客提供饮用水等措施。
一位放弃优步选择易到的司机向记者表示,易到采用的“司机挑选乘客、乘客挑选司机”的双向挑选模式以及便捷的客服是推动其选择的重要原因。
滴滴优步合并引发改委关注
针对滴滴并购优步中国是否涉及价格垄断,8月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督和反垄断局有关人士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一旦并购成功,将具有很强的市场力量,至于对市场竞争秩序和消费者利益有何影响,会不会涉及价格垄断行为,发展改革委将持续关注并做进一步研判。
第三方数据研究机构中国IT研究中心近日发布的《2016年Q1中国专车市场研究报告》显示,一季度专车市场整体保持了高速增长,其中滴滴专车以85.3%的订单市场份额居行业之首,优步、易到用车及神州专车则分别以7.8%、3.3%和2.9%位列第二、三、四位。
有分析人士认为,滴滴和优步合并,形成新的资本壁垒,才能保证平台在每单抽成上的话语权。平台在抽成上的话语权越强,司机和乘客的话语权就越弱。
易到总裁彭钢指出,对一个平台来讲,要正常的运营,这头是乘客那头是司机,两头要保持一个平衡。它不可能长期无限制烧钱和亏损下去,这个模式也支撑不住。
IT与知识产权律师赵占领表示,滴滴和优步合并后,不是不可以涨价,但是不可以操纵价格,比如说约定要涨价一起涨价,要降价一起降价,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强制限定其转售价格等,这些都属于发改委反垄断局的调查范围。
此前一天,商务部发言人沈丹阳表示,“商务部目前尚未收到滴滴和优步中国相关交易的经营者集中申报。按反垄断法规定申报条件和国务院关于经营者集中申报标准的规定,经营者都应事先向商务部申报,未申报的不得实施兼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