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吃粽子 这些禁忌一定要注意!

2018/6/13 14:54:46 次浏览 分类:资讯中心




    但粽子大都是用糯米做成的,黏度高、不易消化,且缺乏纤维质,含过多的脂肪、盐、糖。一个普通的咸肉粽子,含米量约1碗左右,热量约为40-500卡路里。所以吃粽子的时候不要过量食用。

粽子最好不要在早上吃


    不少人喜欢吃粽子,而且每天还把粽子作早饭吃,个别酷爱粽子的市民甚至放弃了正餐,顿顿都把粽子当饭吃。消化内科医生告知:“食物消化从胃到肠,至少需要停留6个小时。粽子是糯米做的,本来就不容易消化,一大早就吃粽子,停留在胃里的时间则更长,刺激胃酸分泌,可能导致慢性胃病、胃溃疡的人发病。

    粽子要热透再吃


    粽子最好不要凉着吃,吃前要彻底加热。一是糯米和粽子馅都是容易变质的食物,加热不充分,很容易发生食物中毒;二是因为变凉的粽子过油、过黏,更容易引起消化不良。还有一点要注意,粽子剥开后如有黏丝,则表示粽子可能放很久不新鲜了,最好别食用。

    吃粽子要适量不宜多吃


    每天吃粽子别超过50克,基本上是不超过1个。吃多了会消化不良,尤其胃肠道疾病最好少吃,严重的糖尿病患者还是不吃为佳,对于老年人千万不要一下子吃的太多太快,最好分小块慢慢食用。

    下面这些人不宜多食粽子


    心血管病患者

    肉粽子和猪油豆沙粽子所含脂肪多,属油腻食品。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的人吃多了,可增加血液黏稠度,影响血液循环,加重心脏负担和缺血程度,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

    老人和儿童

    老人和儿童如过量进食,极易造成消化不良,产生胃酸过多、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宜选小粽子,尤其是含有粗粮、薯类的粽子、不加油不加肉的粽子。

胃、肠道病患者

    粽子蒸熟后会释放出一种胶性物质,吃后会增加消化负担。

    糖尿病患者

    因为糯米升糖指数高,不管是甜粽还是肉粽糖尿病人都应避免食用,而且粽子中常有含糖量很高的红枣、豆沙等,吃时通常还要加糖拌和,如果不加节制,就会损害胰岛功能,引起患者血糖和尿糖迅速上升,加重病情,甚至出现昏迷、中毒。

    粽子到底应该怎么吃?

☑ 粽子属于容易让人产生油腻饱胀感的食物,所以不要辅以大鱼大肉。

☑ 粽子要充分加热,煮热变软后才能吃。

☑ 因体质不同,胃酸过多的人吃甜粽子可能不舒服,有烧心感,吃咸味的肉粽略好一些。

☑ 吃粽子不能配冷饮,否则容易让糯米凝固,不易消化。

☑ 吃粽子的同时,可搭配蔬菜、水果帮助肠、胃蠕动,此外,睡前两小时最好别吃粽子,以免增加肠胃负担,造成消化不良。


端午节就快到了

粽子虽好

可不要贪吃哦~





下一篇 :控制胆固醇, 吃这3种食材,让你的血管更健康

上一篇 :医生从来不买这几种菜,为了家人赶紧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