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跑高速的朋友都知道,现在高速路上的测速手段是很齐全的,很多人虽然知道哪些地方有测速,但是却因为不了解其测速原理而导致被扣分罚款!
其实区间测速的原理是这样的,道路上有两个测速点,当车辆经过两个测速点的时候摄像头都会进行拍照,然后经过计算车辆经过两个测速点的时间来判断车辆是否超速。
如果该车辆通过两个监控点所用的时间少于预设的时间,则表明该车辆的平均车速已经超过了最高限速了。如在路段中,区间测速距离为20公里,限速为120km/h。要是你的车在经过这段路用的时间不到10分钟,意味你的平均车速已经超过120km/h了。
现在的区间测速系统功能十分强大,在监测到车辆超速时,它就会将车辆的速度,车牌号,驾驶员特征等信息传输到交通指挥中心。一旦认定超速,那车主就等着收违章罚单就行了。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区间测速没什么用,如果他在区间测速路段先跑180一段时间,再用很慢的速度跑一段时间,最后平均速度就不会超速了。然而这时候还有流动测速仪等着你呢,别以为交警部门没想到哦!